吉林大学崔小强Advanced Materials: 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的双S型人工光合系统

摘要:该光催化剂表现出62.37 mmol g−1 h−1的优异光催化析氢速率,并且在365 nm处表现出45.9%的表观量子效率,这远远超过了大多数TiO2基半导体光催化剂

吉林大学崔小强 ——

Advanced Materials: 

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的

双S型人工光合系统


近日,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教授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 Twin S-Scheme Artificial Photosynthetic System with Self-Assembled Heterojunctions Yields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ate”为题,于2022年11月2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设计模仿天然光合系统的异质结光催化剂一直是光催化制氢的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方法。其中由还原性和氧化性光催化剂组成的S型异质结被认为是提高光催化性能比较有效的策略,与传统的 Z 型异质结相比,其内部电场、能带弯曲和库仑S型结构诱导的引力都可以促进电荷转移并提高光催化性能。但单结S型结构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弱相互作用和多相的结合困难。因此解决三种及以上不同催化剂的界面接触不良和长期载流子转移机制不明的瓶颈问题对于提升光催化剂的析氢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图片

图1:三元光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 S 方案”,其结构由两种氧化型光催化剂和一种还原型光催化剂组成。通过形貌等多种表征证明,我们成功在锐钛矿 TiO2 纳米粒子和 H 掺杂金红石 TiO2 纳米棒之间插入二维石墨氮化碳纳米片,并形成了双S型转移机制的新型自组装结构。

图片

图2:三元光催化剂的析氢性能

这种新结构产生的双S型转移机制,克服了传统异质结接触势垒大、晶格失配和电荷传输缓慢的局限性。该光催化剂表现出62.37 mmol g−1 h−1的优异光催化析氢速率,并且在365 nm处表现出45.9%的表观量子效率,这远远超过了大多数TiO2基半导体光催化剂。与此同时,制备的光催化剂展现出较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阮晓文为本文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教授、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姜志锋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助理教授Sai Kishore RAVI,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9141



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平行光反应仪 电化学 光化学 光化学反应釜 加州理工大学 光生电荷 光催化产氢 复旦大学 喹啉 偶联 厦门大学 北京大学 甲烷 曼彻斯特大学 JACS 硼化 水裂解 光电共催化 光流体反应器 清华大学 芝加哥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水制氢 新加坡国立大学 多电子 寡聚物 吉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Nature 二维富勒烯 东京大学 西湖大学 中国科学院 可换光源 有机 氮化硼 山东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β-内酰胺 康奈尔大学 光催化反应器 Au-CeO2 氢烯基化 贵州大学 光催化交流研讨会 臭氧氧化 糠醛 CO2还原 北京理工大学 OER 自由基 bromide 福州大学 光合成生物学 广东工业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光化学衍生装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叠氮化物 氮杂环丙烷 Science 郑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水凝胶 安徽大学 光催化产业化 浙江大学 三甲基氯硅烷 酮烯胺 ​Angew 大连理工大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插烯反应 烯烃 开普敦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江苏大学 磁力搅拌器 齐齐哈尔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同济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光催化 中山大学 g-C3N4 聚合物 大连工业大学 光电催化 武汉大学 偶氮苯 华中师范大学 羧化反应 前景 氟聚合物 香港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 光化学反应仪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光催化水分解 重庆大学 光氧化 南开大学 钍簇 工业级光流体反应器 剑桥大学

1822130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