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钴基MOF光催化CO2还原制宽H2/CO比例合成气-潘梅教授、苏成勇教授

摘要:中山大学潘梅教授、苏成勇教授团队与韶关学院徐先燕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布研究工作,这一工作为工业领域中CO2光催化还原为合成气的Co-MOF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图片


2D钴基MOF光催化CO2还原制宽H2/CO比例合成气

第一作者:魏美娟,徐先燕

通讯作者:潘梅*,苏成勇*

单位:中山大学,韶关学院


二氧化碳(CO2)的储存和转化是有望减少CO2过度排放和缓解化石资源过度消耗的两种方法。人工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可以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和太阳能储存。CO2光催化还原反应涉及了多电子过程和析氢反应的竞争,导致其产物复杂多样,可能得到CH4、CH3OH、HCOOH、CO、H2等多种产物。

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是Fischer-Tropsch法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的重要原料。在实际工业应用,特定比例的合成气可满足不同的下游工艺。通常,CO∶H2=1:1、1:2和1:3的合成气可分别用于合成羰基合成醇、甲醇和甲烷。然而,传统的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制备合成气需要苛刻的条件,并且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合成气比例,从而限制了实际的工业应用。


二氧化碳(CO2)的储存和转化是有望减少CO2过度排放和缓解化石资源过度消耗的两种方法。人工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或燃料可以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和太阳能储存。CO2光催化还原反应涉及了多电子过程和析氢反应的竞争,导致其产物复杂多样,可能得到CH4、CH3OH、HCOOH、CO、H2等多种产物。

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是Fischer-Tropsch法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的重要原料。在实际工业应用,特定比例的合成气可满足不同的下游工艺。通常,CO∶H2=1:1、1:2和1:3的合成气可分别用于合成羰基合成醇、甲醇和甲烷。然而,传统的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制备合成气需要苛刻的条件,并且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合成气比例,从而限制了实际的工业应用。


要点一:Co-TBAPy的合成与表征

在120℃,DMF、水、二氧六环和浓盐酸(v/v/v/v, 2/1/1/0.01)的混合液中加入0.015 mmol H4TBAPy (1,3,6,8-tetrakis(p-benzoic acid)和0.1 mmol Co(NO3)2·6H2O 反应3天,并经洗涤、干燥获得Co-TBAPy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发现Co-TBAPy为三斜晶系,晶胞中每个Co2+配位一个TBAPy4-配体和H2O分子,FT-IR表明结构中存在Co-O键。TOPOS软件证实Co-TBAPy存在一个(4,4)-网状形态。TG分析表明配位的水可脱去,而Co-TBAPy骨架在405℃仍可保持。等温吸附数据表明Co-TBAPy具有介孔,且对CO2有很好的亲和性,在273K下表现出56.5 cm3 g-1最大吸附量。

图片

Figure 1. Crystal structure of Co-TBAPy. (a)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Co2+, (b) 2D layer structure of Co-TBAPy along the a-axis, (c) Simplified diagram for the packing of 2D layers with (4, 4)-net topology, (d) PXRD patterns of Co-TBAPy as synthesized and simulated. Color representation: gray, C; red, O; blue, Co. H atoms are removed for clarity.


要点二:Co-TBAPy可见光催化CO2还原制合成气

Co-TBAPy具有1.84 eV的带隙。在饱和CO2的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Ru(bpy)3]Cl2为光敏剂、TEOA为牺牲剂下通过气相色谱仅检测到唯一碳产物CO和副产物H2。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CO加快析出,H2产量没有明显变化。

图片

Figure 2. Time-dependent gas evolution of CO, the insert image is the H2/CO ratio under the CO2-saturated MeCN solution (5 mL) containing Co-TBAPy (5 μmol), [Ru(bpy)3]Cl2 (0.01 mmol), TEOA (1 mL) and H2O (0.25 mL)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rradiated by λ > 420 nm.


要点三:水量调控Co-TBAPy可见光催化CO2还原制特定比例的合成气

实验发现,以乙腈为溶剂、不加水时,CO的析出(2924.2 μmol g-1)比H2的析出少(20893.7 μmol g-1)。随着水量的增加,CO产量逐渐增加,H2的析出先增加;在水量提高到8%时H2析出减少。当水量增加到10%时,在10小时光照后可获得CO 37.13 μmol,此时,CO的生成速率最高(1856.5 μmol g-1 h-1)。可见,通过水量的调控可获得CO:H2 在0.14到1.65宽比例范围的合成气。DFT计算进一步证明一定量的H2O分子可以通过氢键促进CO2吸附,获得稳定的CO2中间体,从而降低了CO2还原的反应势能,利于高CO:H2比的合成气的获得。


A 2D Layered Cobalt-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Photoreduction of CO2 to Syngas with a Controllable Wide Ratio


作者简介


潘梅教授简介: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和2001年分别于山东大学化学院和晶体所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工作。目前主要开展光功能导向配位超分子的结构、机制与性能研究,在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设计与组装、新型配位发光材料的传能机制、性能调控与应用模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JACS、Angew、Chem、Nat Commun、Chem Rev等发表通讯/第一者论文80余篇,他引超过4000次,H指数39。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中国晶体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苏成勇教授简介:在JACS, Angew. Chem., Adv. Mater., Nat. Commun., Chem. Rev. 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他引超过2.2万次,H指数78,入选2018-19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担任国际晶体学会IUCrJ 期刊Co-editor,英国皇家化学会J. Mater. Chem. A期刊顾委,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9年),2000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2年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4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年担任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入选2016年度“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魏美娟 简介,中山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开展关于光催化应用的MOF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工作。


徐先燕 简介,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主要开展催化剂设计、催化反应机理、印记分子识别机理的研究工作。在Angew、J. Mater. Chem.、Appl. Surf. Sci.、J. Colloid Interface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陕西科技大学 西湖大学 江苏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重庆大学 钍簇 臭氧氧化 阿德莱德大学 三甲基氯硅烷 羧化反应 山东大学 光催化产氢 微通道反应器 氮化硼 光流体反应器 华中师范大学 氢烯基化 β-内酰胺 大连理工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叠氮化物 平行光反应仪 北京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香港大学 烯烃 光催化反应器 剑桥大学 工业级光流体反应器 光合成 光诱导 福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氮杂环丙烷 光催化水分解 郑州大学 东京大学 酮烯胺 华东理工大学 光氧化 光化学反应仪 芝加哥大学 偶联 甲烷 硼化 寡聚物 氟聚合物 光合成生物学 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安徽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g-C3N4 聚合物 CO2还原 插烯反应 水制氢 浙江大学 前景 华南师范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光催化产业化 磁力搅拌器 Science 光电共催化 有机 香港城市大学 多电子 糠醛 自由基 西安交通大学 OER 喹啉 可换光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光化学衍生装置 上海大学 吉林大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JACS 二维富勒烯 光化学反应釜 水裂解 Nature Au-CeO2 光化学 南开大学 电化学 光生电荷 水凝胶 光催化 中国地质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北京大学 偶氮苯 贵州大学 四川大学 bromide 光电催化 齐齐哈尔大学 中国科学院 开普敦大学 武汉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光催化氧化 大连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光催化交流研讨会 厦门大学 ​Angew 复旦大学 康奈尔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22130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