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 Lett.】牛津大学:通过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光活化和自由基加成亚磺酰胺试剂实现位点选择性C-H亚磺酰胺化反应


芳基亚磺酰胺是一种多功能合成中间体,可用于获得多种与药物相关的S(VI)官能团,如磺酰胺和磺酰亚胺。传统合成方法通常存在步骤繁琐、底物限制多、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问题。在此,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Michael C. Willis课题组报告了一种通过蓝光促进的电子-供体-受体(EDA)复合物实现的噻蒽鎓盐作用、位点选择性C-H亚磺酰胺化过程,从而得到关键的芳基亚磺酰胺物种。这一操作简单的过程结合了位点选择性C-H锍盐制备,然后从与现成胺形成的光活性EDA复合物进行单电子转移 (SET)。由此产生的芳基与亚磺酰基胺试剂发生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生成芳基亚磺酰胺。
本文研究亮点:
1. 无金属光催化策略:摒弃了传统上依赖贵金属(如Pd、Ni、Ir)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或交叉偶联路径,创新性地利用电子-供体-受体(EDA)作为光反应引擎,避免了金属残留对药物应用的潜在影响,体现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的理念。
2. 广泛的底物普适性:反应对一系列敏感官能团展现出出色的耐受性,包括易被还原的硝基、易发生副反应的卤素、以及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的三氟乙酰胺等,极大地拓展了该方法在复杂分子后期修饰中的应用潜力。
3. 反应的实用性:反应条件温和(室温、蓝光照射),无需严格的无水无氧操作,实验门槛低,,本研究成功进行了2 mmol规模的克级制备,表明其实际应用价值。开发的一锅串联过程,减少了中间体分离纯化的步骤,提高了合成效率。
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在不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或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情况下,从具有药用价值的芳烃中选择性地构建出关键的芳基亚磺酰胺,因此可作为药物化学和药物发现化学的后期功能化工具。

图1. 研究背景和本文工作(图片来源:Org. Lett.)

图2. 反应条件研究(图片来源:Org. Lett.)

图3. 底物范围(图片来源:Org. Lett.)

图4. 一锅法合成(图片来源:Org. Lett.)

图5. 官能化反应(图片来源:Org. Lett.)
论文信息:
Joshua T. Baxter, Adrian Hall, Michael C. Willis*. Site-Selective C–H Sulfinamidation through Electron-Donor–Acceptor Complex Photoactivation and Radical Addition into Sulfinylamine Reagents. Org. Lett., 2025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文章转载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