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化学的未来-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顺利举行

摘要: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光化学研究领域最权威、学术水平最高、学者参与度最高的系列学术会议。首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在北京举办,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十六届。

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是中国光化学研究领域最权威、学术水平最高、学者参与度最高的系列学术会议。首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在北京举办,已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十六届。此次会议为华中科技大学七十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


大会名誉主席由我国著名光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分别为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理化所所长、汪鹏飞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骊珠研究员。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对参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概况。


大会名誉主席佟振合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学者在中国光化学事业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也对该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光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继续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会主席汪鹏飞研究员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国光化学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并代表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向参与会议筹备和组织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会务组师生以及为本次会议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企业致以衷心的感谢。汪鹏飞指出,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是我国光化学领域的综合交叉系列学术会议,对光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次会议的规模相较以往有显著提升,凸显了我国光化学研究在新时期的大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南开大学刘育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震教授,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解孝林教授等6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会议设置分会主题报告39个、分会邀请报告48个、分会口头报告90个,共安排各类报告183个;墙报116个。


大会期间,与会代表聚焦“光化学前沿与未来技术”主题,集体展示中国光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一起探讨中国光化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共同关注光化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会上,颁发了由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设立的“中国光化学—泊菲莱优秀青年科学家奖”、“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优秀口头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


其中,理化所丛欢研究员荣获“中国光化学—泊菲莱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王旭喆博士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优秀口头报告奖”,孟澍临获得“优秀墙报奖”。


大会主席吴骊珠研究员在闭幕式上致辞。她对本届会议的报告质量及学术交流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为中国光化学在新时期的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最后,吴骊珠对主办方领导、参与会议筹办的师生表示由衷感谢。


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标签
光催化 光合成 上海大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氟聚合物 宾夕法尼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OER 西安交通大学 平行光反应仪 叠氮化物 开普敦大学 β-内酰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催化反应器 光生电荷 普林斯顿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武汉大学 水制氢 电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东京大学 JACS 有机 Au-CeO2 剑桥大学 康奈尔大学 氮化硼 寡聚物 贵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光化学衍生装置 中国矿业大学 光化学反应仪 布里斯托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 香港大学 同济大学 光化学反应釜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水凝胶 三甲基氯硅烷 可换光源 郑州大学 光催化水分解 多电子 自由基 曼彻斯特大学 江苏大学 偶氮苯 CO2还原 酮烯胺 芝加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光电催化 Science Nature 加州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钍簇 工业级光流体反应器 微通道反应器 羧化反应 光诱导 光催化产氢 光流体反应器 ​Angew 安徽大学 吉林大学 臭氧氧化 磁力搅拌器 水裂解 陕西科技大学 糠醛 南京理工大学 光催化交流研讨会 光催化产业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喹啉 硼化 中国地质大学 氢烯基化 大连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 偶联 烯烃 西湖大学 氮杂环丙烷 聚合物 甲烷 二维富勒烯 山东大学 g-C3N4 大连理工大学 光电共催化 前景 中国科学院 光氧化 bromide 光催化氧化 插烯反应 光化学 光合成生物学 浙江大学 福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18221306212